2015-04-04 6963

身為台灣人,或說身為高雄人,對高雄美濃的印象是什麼呢? 是美濃客家菜? 美濃紙傘? 美濃客家文物館? 一起來一窺美濃豐富的人文和地裡環境以及它歷史由來。

美濃產業—油紙傘的故鄉

美濃的油紙傘製作技術引進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約在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是由林阿貴和吳振興延請中國的製傘師父至台灣傳授技藝,而另一種說法則是由廣東梅縣製傘師父郭玉琴渡海來台,落腳於高雄美濃定居,而將技術傳入美濃。早期美濃紙傘廠都以「廣」字命名,如廣振興、廣德興、廣榮興、廣美興等。1960年代前,油紙傘、煙草和稻米為美濃地區的重要經濟收入。1960年代時,美濃紙傘業達到最興盛,美濃當地共有二十幾家紙傘廠且每年生產約二萬把以上。但之後由於台灣工業開始急速發展,機器所生產的洋傘價格低廉且耐用易於攜帶,台灣成為洋傘王國,使得洋傘逐漸取代油紙傘,造成不少傳統製傘廠被迫停業

 

但在1970年代時,英文漢聲雜誌曾以廣進勝紙傘的創始人林享麟和他的油紙傘作為封面,大幅報導製傘的生活及製傘過程,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到台灣製作紀錄片〈長遠的搜尋〉(Long Search),拍攝美濃傳統油紙傘製作過程[45]。加上1983年時,客家導演林福地曾在美濃拍攝連續劇〈星星知我心〉。該劇在日本播放後,日本人對劇中的油紙傘印象深刻,並向台灣採購大批油紙傘,挽救了當時油紙傘工業逐漸式微的命運。1980年代之後,台灣民生經濟逐漸富裕,美濃旅遊觀光業也開始漸漸興盛,使得油紙傘逐漸由原本實用的生活目的轉變為與觀光結合的地區文化


美濃道地小吃—粄條

美濃最膾炙人口的美食,要以粄條、豬腳知名度最高,但傳統的客家小菜,也有其相當獨特的風味,如炒豬腸、炒豬肚、蒸粉腸、高麗酸菜湯、大封、小封高麗菜封,冬瓜封、福菜、野蓮,都是別處難得嚐到的美味,到美濃沒吃客家菜是入寶山空手而回。


美濃產業—菸葉王國的搖籃

美濃為在群山環繞的河谷平原,期間還有荖濃溪流經期間。美濃由於其適宜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不僅是台灣少數生產菸草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少數生產秋菸的地方。那理的菸草不僅菸葉肥沃、風味獨特,產量還是全省之冠。

美濃素有「菸草王國」之稱,烤煙葉所用之菸樓,在美濃區聚落建築中,也成為一種特殊建築景觀,由於經濟轉型,菸葉逐漸沒落。菸葉盛產時期面積約二千公頃,佔全國四分之一強,因菸葉生產要靠許多勞力,從播種至收成要四個月,十分辛苦,從種菸可看出美濃鄉親刻苦耐勞的客家人本性。






美濃民俗村—美濃小鎮風情的縮影

結合油紙傘製造、陶藝及客家美食的「美濃民俗村」,可說是美濃小鎮風情的縮影,除可參觀紙傘製作過程及各項創意產品外,還可大啖道地客家菜,香Q味美的客家板條,配上文火慢熬的美濃豬腳及冬瓜封、高麗菜封、野生的福菜、野蓮、薑絲炒大腸等珍味佳餚,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美濃地名的由來:


  在各種不同說法中,其中以美濃開庄伯公碑文中「墾上蒼此土可大亦可久,將弈世而瀰濃…」,因此定名為瀰濃。另一種說法是,乾隆初年,美濃庄之所以取名「瀰濃」,乃因該地以水為源,汲用不絕,而取瀰,居民以農為生,而取濃。直到大正九年,日人才引用日本地名美濃,將瀰濃改名美濃。

  經查閱有關資料,發現在清雍正中葉給製的「雍正台輿圖」,目前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其圖上已標識有「彌濃山」。其時間較之開庄伯公碑文上早,即在清雍正中葉以前,即已列入官方記載,並據以繪在地上。

  有關地名的起的說法雖多,卻別具意義。其中,如弈世而瀰濃、以農為生等,都說明美濃先民的生活軌跡及期待。瀰濃也好、美濃也好,都給人神秘、幽美的感覺。


美濃地理環境及氣候

美濃位於高雄市東北、屏東平原北部,形呈坐蛙。東鄰六龜、東南鄰屏東縣高樹、南鄰屏東縣里港、西鄰旗山、北鄰杉林。南北長十五公里、東西寬九公里,面積一二○點○三一六平方公里。
 
美濃北面以月光山為主峰的美濃山脈,包括有月光山、人頭山、金字面山、旗尾山等,東面有尖山、茶頂山、龜山、大龜山、小龜山等,南臨荖濃溪、西臨旗山等,擁有四千公頃良田,孕育出南台灣穀倉、菸葉王國的搖籃。
 
美濃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型氣候。每年的五至十月屬雨季,其餘為乾季,雨量的分佈十分懸殊。氣溫偏高,六至九月平均溫度在二十七度以上,除了一、二月的溫度稍低,但仍在十度以上,其餘都在二十度以上,全年平均二十二至二十五度之間。降雨量全年約在二千至二千五百毫米之間。



美濃歷史小故事

美濃先民前來開墾的歷史,根據各種史料記載,可溯自西元一六九八年左右,當時來自中國廣東嘉平鎮等各地的先民,自麟洛河逆流而上,再沿隘寮溪下游至武洛間開墾,使武洛變成大庄頭。但是,因武洛水患多,先民乃希望另覓福地定居。
當時,武洛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因剿平吳福生之亂有功,向鳳山令錢沬氏申請開發美濃,當時美濃仍屬禁墾區。直到乾隆元年即西元一七三六年,清政府才准予進入開墾。當年的秋天,林氏兄弟率武洛庄民至美濃,定居在靈山、雙峰山、月光山的山麓之下,總共有十六姓、建二十四座夥房,當時命名為「瀰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