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10 16919

美濃客家文化是廣為人知的,高雄美濃區是一處富有特色的區域,像是美濃客家菜,美濃建築特色等等,要了解美濃客家文化,首先就要先了解客家菜色及客家建築物-菸樓,我們就先從美濃客家菜及美濃建築物認識起吧!!

美濃名稱由來

高雄縣的「美濃」舊稱「瀰濃」,有別於同樣擁有客家籍居民的其他縣市,美濃鎮的居民約有百分之九十為客家籍,因此美濃是全臺客家文化保存最完整的一個鄉鎮

美濃區是一處富有特色的區,是南台灣民情最為純樸、地靈人傑的好地方,名勝古蹟風景優美,極富客家文化特色,為永續保存美濃傳統的民俗文化,負責人曾啟華先生將原來的廣華興紙傘廠更名改為「美濃民俗村」,繼而成立手工油紙傘,陶瓷藝術,民俗文物,客家傳統美食等的觀光旅遊服務


美濃地理環境

美濃鎮位於高雄縣東北隅,東鄰六龜鄉,西接旗山鎮,北臨杉林鄉,南連南連淡水、荖濃兩溪,自然形成一平坦之平原。河川有美濃、柚子林二流合匯成美 濃溪,觀光資源極為豐富,亦有不少名勝古蹟。 三面環山,形似坐蛙,為一平坦的平原,面積計一百二十平方公里。
美濃的山岳以月光山為主(高650公尺),它與雙峰山相連,西起旗尾,東至竹頭角,與雙溪連成一脈,是含有黑赤色粗岩石所構成的雄偉山脈。河川則以美濃溪為主,它發源於雙溪,流經竹頭角、美濃與中正湖排水幹道、柚子林排水幹道匯合,經中壇、金瓜寮流入楠梓仙溪,至下淡水溪出海。
美濃的氣候屬熱帶潤濕型,年平均溫約22℃∼25℃之間,年雨量約2000∼2500公釐,集中於夏季,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好地方。

美濃人文習俗

本鎮居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為廣東省嘉應州屬蕉嶺、梅縣等地播遷來臺之客家籍民族。
鎮民以務農為主,民風純樸、刻苦耐勞,鄰里極為 敦睦,民風保守尤其對子女教育熱心,升學尤為重視,故而培養出許多博士碩士。
鎮民篤信佛教居多,勤儉持家,充份表現了中原民 族特有之美德。

美濃歷史沿革

西元一六九八年左右,美濃人的祖先由濫濫庄逆麟洛河而上,再沿隘寮溪下游至武洛間開墾,久之,武洛遂成大庄頭;後因水患多,居民乃思另覓福地。
彼時武洛右堆統領林桂山、林豐山兄弟因剿平吳福生之亂有功,向鳳山縣令錢沫氏申請開發美濃。乾隆元年,朝廷准予入殖;是年秋,林氏兄弟率武洛庄民至美濃定居於靈山、雙峰山及月光山麓之下,總計十六姓,共建二十四座夥房,名之曰「瀰濃庄」。次年,鎮平縣涂百清率同鄉二十餘人至龍肚庄拓殖,又次年劉玉衡引一百五十餘人懇居於中壇庄。
當時瀰濃庄設有管事,以處理本地行政、公共事物、治安及人民訴訟等事,而隸屬於台南府鳳山縣轄下,民國前十八年甲五戰爭後改屬台南縣蕃薯寮辦物署,嗣後合併阿猴廳設瀰濃區役場。民國九年,廢廳設州,原瀰濃、中壇、龍肚三區合併為美濃庄,民國二十四年,晉升為役場,光復後設鎮,鎮有公所也。

美濃客家飲食

客家族群多遷徙且居住在客家地區,勞動出汗多,需補充鹽分以維持體力,因此飲食傾向多油多鹹的重口味菜,並且好用各式處理過的醃製菜類,作為食材入菜

說到美濃客家菜,不能不提到的就是「客家小炒」以魷魚,五花肉絲,芹菜拌炒,即可上菜,簡單卻下飯的一道菜,幾乎是每名來到高雄縣鳳山「富閎美濃客家菜」的客人都必點的一道菜餚,吃上百次都吃不膩


美濃客家人的建築

美濃菸葉始於日治時代,昭和大正十三年(西元1938)由當時的美濃圧長林恩貴引進經濟價值最高的〞菸葉事業〞,並在當年成立於菸葉種植輔導區,自此開始美濃的種菸事業。

由於種菸事業的興盛,當時家家戶戶的屋頂便興起一幢幢的小閣樓方便作業,燻烤菸葉,這就是菸樓。

『菸樓』,是個極具地方歷史的建築物,在日據時期菸樓主要用來燻烤菸葉,當菸葉收成後,將菸葉夾於竹竿,上架於樓層內,透過火以低溫慢慢烘培等到乾、透之後,再交給公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