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內鄉-林內紫斑蝶季
「林內」顧名思義,在清領時期以前,本是一林蔭濃密之大林野,位於山麓,半山半原,雜木叢生荊棘遍佈人煙絕跡之地。現今林內街市聚集日益興盛發展,是如何演變而來?現在一想到紫斑蝶,立刻讓人想到春天的林內紫斑蝶季,什麼時候可以看到林內紫斑蝶遷徙路線呢?快讓我們來一探紫斑蝶生態的究竟吧!
林內紫斑蝶季
一般來說蝴蝶只出現在春夏季節,冬季來臨之前計會陸續死去並在死前留下後代,讓下一代以卵的方式度過寒冷冬天,不過紫斑蝶不一樣,紫斑蝶是目前少數被發現能以成蟲方式度過寒冷冬天的蝶類,他們就像候鳥一樣,在冬天來臨之前陸續南飛到溫暖山谷休息,等待寒冬過去,到了春天再整理行裝飛回北方,迎向春天。像這種蝶類最出名有二,一為墨西哥的帝王斑蝶,其二就是台灣的紫斑蝶。
紫斑蝶每年春初就會從高雄茂林飛經寶來、曾文水庫、仙公廟、達納伊谷、嘉義竹岐、林內、八卦山、大肚山、通宵、竹南等。其間通過的均屬於山林地,但只有在林內這丘陵地,能清楚的發現他們過境的那股磅礡氣勢,形成的蝶河讓人嘆為觀止,紫斑蝶喜歡什麼要的環境呢?就像林內這塊綠色環保、位處於濁水溪與清水溪,好山好水的生態之地一樣!要觀賞世界級的蝶河,要知道屬於台灣的幸福軌跡,就到林內來吧!
林內木瓜
以「林內木瓜紅透台灣」為商標,打響名號,紅透台灣。本地種植木瓜很有經驗,大都種植臺農二號良質品種,採網室栽培,有效防止病害、蟲害侵襲,減少化學農藥使用,並增加產量。林內木瓜品質特優,木瓜味甘、性平、無毒、果止嘔、解酒毒、健胃、助消化,常吃木瓜或青炒木瓜有益健康。
台灣木瓜栽培面積有3,400多公頃,雲林縣主要集中在林內鄉,面積約有210公頃,產量約12,600公噸,主要產期在7-10月,木瓜在國內85%以上均為網室生產,且均為非基因木瓜,為優質安全的水果。
林內美食推薦
●正林內豬腳大王(林內鄉中山路11號)
●正林內排骨大王(林內鄉中山路29號)
●阿香肉羹麵(林內鄉光復路20號)
●林內永光西點麵包(林內鄉中正路189號)
●林內米苔目(林內鄉中正路224號)
林內景點推薦
●紫斑蝶生態區
●坪頂觀光茶園(雲林縣林內鄉坪頂村)
●龍過脈森林步道(雲林縣林內鄉中正路340號對面,林內公園後山)
●林北菸樓/林北卡好社區(雲林縣林內鄉林北村48號)
●林內公園/林內神社(雲林縣林內鄉公園路)
●八色鳥生態區(林內鄉三權路)
●林內風情名宿(雲林縣林內鄉新光路206號)
●濁水發電廠/百年烏塗發電廠(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濁水溪南岸溪畔)
●農田水利博物館(雲林縣林內鄉 林中村三星路9-2號)
●圓明禪寺(雲林縣林內鄉中正路329巷8號)
●斗六大圳
●天聖宮(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聖宮路15號)
林內特產
●農作物:以稻米為主,雜糧作物以玉米、花生為大宗, 青果蔬菜次之,屬「經濟型」之作物有花卉、茶、甘蔗、木瓜、柳 橙、白柚、紅內文旦、草莓,產品品質優良,產量有日漸擴增之勢。 具開發為綜合觀光農園之條件。
●畜產:以飼養肉豬、種豬及蛋雞、肉雞為主,乳牛、乳羊、鹿等 少量養殖。
林內鄉民俗文化
本鄉為典型農業生活型態之鄉鎮,鄉民勤儉奮發、民風淳樸,除大多數信仰道教外、各宗教信仰亦普遍,有佛教之圓明禪寺、一貫道之武聖宮,天主教之天主教堂,基督教之長老教會,及新興之慈惠堂。有關開拓台灣之神、祐護之神、奇特之神、幽暝之神皆有崇拜。風俗習慣大都承襲先民遺制,惟儒、釋、道、及耶教之祭儀仍有異同,至於平埔族文化遺風之影響,則有待考證。
全鄉各部落宗教建築逾三十座、烏塗村濁水發電廠、坪頂村古墓群、九芎村鎮安宮楊文麟遺材、林茂村楊逞出鄭氏祖墳華表、湖本村古牛草道、林中村林內神社、林南村鄭氏公廳、林北村民初土木竹瓦屋院落、烏塗村隨駕王爺李勇本尊神像
林內鄉地理環境
林內鄉位於雲林縣東北角,地處山地與平原接攘處。東南部為丘陵,西北部為平原。丘陵與平原面積約各佔二分之一,丘陵多屬國有保安林區,平原則為肥沃良田。
交通運輸:
●縱貫鐵路自彰化縣南化貫穿本鄉為早期主要交通幹線,設有林內火車站。
●省道台三線自南投縣縱向通行鄉內,於八十年初拓寬改建外環道路後,交通運輸更為便捷流暢。
●縣道三四一線通往二水鄉,員林。
●一五四線通往莿桐、西螺。
重要河川:
清水溪與濁水溪自東北流經本鄉於彰雲大橋附近匯合,為本鄉內民生用水及農作灌溉之水源。援引溪流而成之渠圳有斗六大圳、林內圳及嘉南大圳等,流域灌溉範圍廣闊。
林內鄉的由來
「林內」顧名思義,在清領時期以前,本是一林蔭濃密之大林野,位於山麓,半山半原,雜木叢生荊棘遍佈人煙絕跡之地。鄭氏末期、清領初期日漸開發,而於康熙末年由鄭萃徘等人渡台墾拓,率族聚眾擇居「林內」披荊斬棘拓荒墾植終變蠻荒為良田,街市聚集日益興盛發展。
清領時期規劃縣治區,本鄉隸屬斗六堡;日治後改設州郡,本鄉則歸屬斗六街;二戰後,由本鄉有志人士籌備建鄉,獲得照准,由斗六市和莿桐鄉各劃撥一些村落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成立「林內鄉」。
(圖片來源:林內鄉農會、雲林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