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業博覽會 友善土地 幸福未來的第一頁
雲林縣政府今年十二月特舉辦雲林農業博覽會,歡迎前來雲林旅遊,漫遊農博,挺雲林在地優質農特產品,遍嘗雲林美食.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農博故事~一塊地,一個永續的故事,簡介如下
位於濁水溪沖積平原的雲林縣,自然環境的條件促成以農業為主的土地利用型態.但在追求產量的慣行農法幾十年來的運作下,化肥與農藥的超量使用,畜牧業廢棄物的處理不善,以及石化工業的長年污染,土地因為受到不當的對待早已顯露出疲態.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一塊地,一個永續的故事
首先,農博基地營造第一個要面對的是水的問題.水在雲林是個痛,六十年來從地下取得補助水源的水資源的政策,使雲林褒忠、土庫和虎尾三個鄉鎮相鄰的地區,在民國八一至九七年短短不到二十年間產生一百三十公分的地層下陷量,而基地正好就位在這個沈陷區內,受到高鐵沿線限制抽取地下水的禁令,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李綠枝和甘銘源建築師遂決定將基地內的次生密林代予以就地保留,設計成有能力淨化生活和畜牧污水的人工濕地,很智慧地解決基地澆灌和農場用水的問題.
農業博覽會的基地坐落於虎尾高鐵特定區的十八公頃土地上.這塊土地曾被用來種植生產白砂糖的甘蔗,也因為長期使用慣行農法種植單一作物,同時掩埋大量製作白砂糖所產生的廢棄石灰「濾泥」,造成蔗田地力被嚴重的搾取,有機質含量甚至比台灣土地的平均值還低.
李綠枝和甘銘源建築師考量農博作為環境教育的場域,堅持不能只做表面功夫的植草,而是先對土地撒下綠肥種子,所以耗費工時就是希望能先喚醒土壤的活力.如今基地的生態已逐漸豐富,當燕子在清晨追逐覓食,螢火蟲在夏夜晚風中閃爍光芒,這些大自然的獻禮都是對生態環境有所堅持的建築師最大的敬意.
農博目前已規劃出七大主題區,其中食物歷險記、碳匯林場,神奇魔豆館、快樂牧場以及時尚伸展台的規劃,皆連結目前全球最關注的食品安全、糧食問題、環保低碳等概念.「農業首都」做為雲林農林漁牧的集合品牌,它的品牌價值就會在當前的綠色潮流中,慢慢地浮現出來.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重新定義農業與土地價值
面對全球極端氣候的挑戰,農民,農業與農村的整體價值需要被重新定義,它不再是由GDP的產值來衡量.農為國本,農業的存在與發展本身就具有國家糧食安全,生態保育,國人飲食健康,農村文化的孕育,社會安定的基礎和生物多樣性等多重意義.農業博覽會正因這樣的思維而誕生,當我們選擇以「人,土地,作物」作為雲林生存與發展的三要素,我們就同時誓言要將乾淨的農業沃土留給後代子孫.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深耕雲林低碳農業
為了創造雲林低碳農業,雲林縣近年推動的「二六OO公頃平地造林」,在平原地區種樹,不僅有助於水土保持、吸收二氧化碳,在維護農村景觀方面也是一大貢獻,截至一O一年申請核定面積已達一一四五公頃,顯示這樣的做法已經得到農民的認同,未來希望鼓勵更多民眾響應,希望將雲林優化為台灣的北歐地區.
在這個綠色環境政策的保護傘底下,許多農業自發性的創新正在悄悄地發生,不少農民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想像力,創造一項又一項的農產驚喜,譬如:知名度大開的「蘋果苦瓜」、「炸彈蓮霧」、「玫瑰蕃茄」等,以超越消費者期待的品質,呈現出創新農業的無限潛能.
為了讓農民更有自信,也更有意願嘗試農業創新,雲林縣政府不斷推出相關補助政策,如溫網室、農業機具、瓜果實蠅防治的補助,都是站在兩個面向思考:一是讓農民能夠減輕生產的成本負擔,二是讓農民朝向對土地友善的「有機」農業發展,並且透過農民大學的課程開設,教導農民運用新的思維碰觸農業的各種可能性.
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幸福未來的好選擇
為了將低碳生活概念深入到社區環境中去實現,我們以「低碳社區」為主題,透過社區規畫師操作輔導計畫,讓社區居民以雇工購料方式參與社區環境的營造,許多社區因此創造出自我的特色.而這些社區,未來將在博覽會和藝術祭等活動的導引下,為自己家園注入生活創意和生命活力,塑造出不同於其他農業縣的社區新亮點.
展望我們對二O一三雲林農業博覽會設下的自我期許「友善土地,幸福未來」,以及決定永續發展的「人、土地、作物」幸福鐵三角核心信念,真實從生產面、運輸面、行銷面及消費端等多方面進行低碳智慧生活的落實,讓我們負責任地為下一代作出邁向幸福未來的好選擇.
文章出處:雲林縣政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