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口湖旅遊景點推薦~鄭豐喜紀念圖書館
2013-08-22
5884
鄭豐喜紀念圖書館乃鄭豐喜先生在生前感於鄉村圖書設備缺乏,乃立志設立圖書館,後不幸因肝癌去世,壯志未酬。夫人吳繼釗女士為完成先生宿願,勞苦奔走,成立「鄭豐喜文教基金會」,並著手籌措建館經費。在各方協助下,圖書館於民國78年完工,佔地519.4坪,由名建築師李祖原先生設計,船形建築為設計特色,民國81年榮膺績優鄉鎮圖書館。圖書文物館位於雲林164縣道上,以斜背式船型屋頂設計別具特色,建築外型突出,矗立在綠油油的稻田旁,遠望像一艘揚起風帆的船,乘風破浪航行在汪洋大海上,一如他書中所給人的生命啟發一樣,永遠奮力不懈。 位於口湖鄉164線道旁,其建築外型以斜背式船型屋頂最具特色;這是鄭豐喜先生生前最大期望,願這座圖書館提供在地鄉親子弟們有舒適讀書環境及豐富館藏圖書閱讀;館內展示鄭豐喜生前使用過的書籍及義肢等遺物供人參觀,有興民眾可以進一步的了解其生平事蹟。
汪洋中的一條船~ 鄭豐喜先生
鄭豐喜出生時即有殘疾,右腳自膝蓋以下左右彎曲,左腳自膝蓋以下萎縮,足板向上突起。原本並不富裕的家庭,要撫養一個肢體缺陷的孩子,並不容易。鄭豐喜出生時,他的母親原本想結束這個孩子的生命;但在其他孩子和嫂嫂的阻止之下,加上祖父的保護,鄭豐喜才得以保存下來。
當時台灣的中學並非義務教育,鄭豐喜憑著自學自修,考上了台灣省立北港高級中學(今國立北港高級中學),最後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系(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鄭豐喜的妻子吳繼釗女士是大學認識的同學,兩人同在口湖國中任教,育有兩女鄭至玉、鄭至潔[1]。1974年,鄭豐喜獲選為「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之一[2]。1975年,鄭豐喜因肝癌逝世,得年31歲。
鄭豐喜著作的自傳《汪洋中的破船》,內容描述自己成長和奮鬥的過程。此書受到當時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讚譽,並建議他將書名改為《汪洋中的一條船》。此書曾被改編成上映題材,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汪洋中的一條船》電影及公共電視台製播《汪洋中的一條船》電視劇,也獲得1986年(民國75年)「台北市圖書週」好書第一名,還獲得《中國時報》「40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之一;1998年(民國87年),此書再獲得《講義雜誌》票選為「對現代人影響最大的十本中國名著」第五名。
鄭豐喜過世後,吳繼釗為了紀念他,在雲林縣口湖鄉創立「鄭豐喜紀念圖書館」,也成為雲林口湖鄉旅遊景點,於1989年完工,由建築師李祖原義務設計;館中除了藏書之外,尚有鄭豐喜使用過的書籍、義肢等遺物,供人參觀。1977年,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設立獎學金幫助與鼓勵有肢體障礙的學子就學、出國深造。
當時台灣的中學並非義務教育,鄭豐喜憑著自學自修,考上了台灣省立北港高級中學(今國立北港高級中學),最後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法律學系(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鄭豐喜的妻子吳繼釗女士是大學認識的同學,兩人同在口湖國中任教,育有兩女鄭至玉、鄭至潔[1]。1974年,鄭豐喜獲選為「中華民國第十二屆十大傑出青年」之一[2]。1975年,鄭豐喜因肝癌逝世,得年31歲。
鄭豐喜著作的自傳《汪洋中的破船》,內容描述自己成長和奮鬥的過程。此書受到當時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讚譽,並建議他將書名改為《汪洋中的一條船》。此書曾被改編成上映題材,中央電影公司出品《汪洋中的一條船》電影及公共電視台製播《汪洋中的一條船》電視劇,也獲得1986年(民國75年)「台北市圖書週」好書第一名,還獲得《中國時報》「40年來影響我們最深的書籍」之一;1998年(民國87年),此書再獲得《講義雜誌》票選為「對現代人影響最大的十本中國名著」第五名。
鄭豐喜過世後,吳繼釗為了紀念他,在雲林縣口湖鄉創立「鄭豐喜紀念圖書館」,也成為雲林口湖鄉旅遊景點,於1989年完工,由建築師李祖原義務設計;館中除了藏書之外,尚有鄭豐喜使用過的書籍、義肢等遺物,供人參觀。1977年,鄭豐喜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設立獎學金幫助與鼓勵有肢體障礙的學子就學、出國深造。
延伸閱讀